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0:01    次浏览
八集电视专题片《永远在路上》近期播出,在我看来,节目亮点不只是触目惊心的贪腐细节,不只是当事人现身说法,而在于落马贪官的语态回归了常态。官员的口头、书面表达,虽然没有接受过专门播音主持训练,但是他们面对下属和基层群众讲话、指示时的神态、语态,往往隐藏不住优越与傲慢;面对上级领导,又是一副截然相反的谦卑、臣服与依顺,完全判若两人。民间对一位官员最好的褒奖往往是:这个人一点不像做官的;这个人说话没有一点官架子。官架子更多源自环境暗示与熏陶。一位逃离官场的朋友说,有次他被安排落实一个简单的电话通知,分管领导面授机宜,要他口气硬点,拿出上级主管部门的“底气”来。后来,当他不断面对办事群众时,始终没有拿得出“底气”,没有那种官样口气,只好安静地走开。不得不承认,一些人就是说着大话、套话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。为什么恰恰是这些人仕途顺风顺水?有官员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,一条不敢公之于众的感受是,做官,不要说自己的话,更不要轻易说心里话。我耳闻一位主政一方的领导公开说过,最大的苦恼就是下去听不到真实的话!我想反问一句,你在上级领导面前又能说多少真话?是不是要等到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,才会防线崩溃,“其言也善”?选拔任用制度如何把好入职者的“说话关”?制度设计应当屏蔽大话、套话、假话,允许并鼓励人们言而由衷。贪官嘴里说出许多“人话”“实话”,令人又惊又叹:“人话”多说在前头,人祸就会尽可能少地出现在后头,个人可以及早迷途知返,组织也能避免重大损失。